加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,提高绿色低碳技术竞争力
2021-09-30 10:47:30 来源:中国环境报
9月26日-27日在深圳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上,与会专家和学者不约而同关注绿色低碳技术。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强调:“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提出:“促进碳达峰碳中和,要攻克十大关键技术。”
解振华在书面致辞中指出,要抓紧部署一批具有前瞻性、系统性、战略性布局的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和创新项目,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、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,加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,突破关键材料、仪器设备、核心工艺、工业控制装置的技术瓶颈,提高绿色低碳技术竞争力。
“碳中和不再是温室气体减排事务,而是技术和经济竞争。”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说,欧盟和一些国家明确走向2050年温室气体中和,改变了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格局,包括改变了技术、产业引领的国际区域布局,改变了谈判格局、投资格局,以及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等。
姜克隽说,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样的技术会对中国产生变革?什么样的经济体系会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?欧盟不断强化2030年目标,留给中国先进技术研发的时间可能只有5年了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说,关于产业竞争,欧盟、日本等都在前沿、颠覆性技术上快速推进,比如突破性的氢能技术等。而日本的碳中和发展路线图、英国的50年能源取向,以及美国零碳排放行动等,都包含新的技术突破和产业竞争。这些都对我国在工业碳减排大幅度转变用能方式、交通电气化等方面给出了产业竞争,以及向新技术平台演变的强烈信号。
贺克斌举例说,资源增效、减碳可以从工业、建筑、交通和城市发展的角度去引导合理需求,在提升用能效率、优化用能结构、柔化用能负荷等方面研发和使用大量新技术,以实现减碳目标。比如,在节能方面,截至2019年,我国能源强度是世界水平的1.3倍,是OECD国家的2.7倍。如果在当前情况下能耗降低1%,就可以相应减排1亿多吨二氧化碳,在资源增效方面还有非常大的潜力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提出,促进碳达峰、碳中和要攻克的十大技术分别是:下一代气候模式和碳循环模拟预测技术、清洁能源和智慧储能关键技术、碳捕集和封存规模化关键技术、近零排放建筑关键技术、绿色低碳交通关键技术、现代农业与粮食减碳关键技术、气候观测与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关键技术、生态固碳增汇关键工程技术、气候弹性和适应机制关键技术。
贺克斌认为,要实现减污降碳、协同增效目标,环境领域在科学技术上还有很多挑战。一是减污降碳、协同增效的实现机制。比如,减污降碳的协同机制、过程增效机制,以及碳和PM2.5、臭氧减排协同增效的机理,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深度耦合的方法等。二是深度脱碳路径优化。减碳在经济结构、能源结构、行业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、分区域优化等,需要在多目标约束下做出精准化的路径模型。三是温室气体的排放监测和减排评估。要做到准、快、全,未来在核定达峰达标以及支撑碳市场核查、核准、监测等方面还有大量技术突破区。四是设计科学、合理的管理制度。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整体布局、科学制定国家碳达峰综合战略,在宏观、中观、微观方面,对发展和减排的整体和局部、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研判,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支撑。
根据奥地利IIASA研究,全球在本世纪实现2℃温控目标相应投资需要150万亿美元,如果控制在1.5℃,总投资为168万亿美元。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副主任夏颖哲说,无论目标是2℃还是1.5℃,可能都会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。无论是全球需要150万亿美元,还是专家预测的中国每年需要2万亿-3万亿人民币,如果只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,还需要市场参与。但财政在重点地区、重点行业,重点领域、重大攻关技术等方面,对国家治理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有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作用。同时,综合利用税收、财政补贴、专项资金、绿色采购等方式,在全生命周期或全链条上支持气候变化相关产业发展,让一些“卡脖子”技术或需要创新的技术能够不断地降低成本,从实验变成应用。
据介绍,为贯彻新发展理念、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,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,推进绿色低碳发展,推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和愿景,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、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承办的此次大会以“碳达峰行动及碳中和愿景展望”为主题,共安排了15个分会场30个议题。来自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机构、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、环境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领导、专家学者和环境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会议。